2025年7月22日,《医药导报》2025年主编(扩大)工作会议在线上召开。《医药导报》主编刘东教授,副主编杜冠华教授、赵志刚教授、陈孝教授、张带荣主任药师,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、审稿专家,以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共40余人出席会议。会议听取了《医药导报》2025上半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医药学术交流会暨编委工作会议筹备情况汇报,并就提升杂志质量、打造期刊品牌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。
刘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,本次会议旨在梳理期刊2025年上半年工作成果,筹备即将召开的学术会议和编委工作会议,汇聚集体智慧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。他肯定了《医药导报》近年来在学术质量和传播力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,同时强调,必须紧抓国家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战略机遇,通过优化栏目设置、加强选题组稿、深化刊媒融合等举措,持续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。刘东教授呼吁全体编委继续大力支持编辑部工作,既要严格把好稿件质量关,共同担当期刊的“守门人”和“智囊团”,也要积极参与期刊组织的学术活动与工作会议,群策群力促进杂志各项工作迈向更高水平。
副主编张带荣主任药师以《依托专业优势 打造期刊品牌 服务学科建设 助力人才培养》为题,作《医药导报》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。她从编辑出版工作、创新举措与成效、面临的问题与应对三个方面,全面汇报了编辑部上半年的工作情况。张带荣表示,2025年以来,《医药导报》学术质量稳步提升,来稿数量持续增长,论文影响力显著扩大,期刊传播力建设成效突出,品牌活动有效赋能发展,整体工作呈现良好态势。同时,她也指出期刊当前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、优质稿源相对不足、新媒体专业人才缺乏,以及论文二次传播能力有待提升、国际化传播力需进一步加强等挑战。
徐艳娇编辑汇报了2025年医药学术交流会暨《医药导报》编委工作会议的筹备进展。该学术交流会定于2025年7月31日至8月2日在山西太原召开,主题为“循证·融合·实践-规范指南共识引领合理用药新时代”。会议将聚焦规范指南共识、辐射药物的研发、管理与应用等主题,邀请杜冠华教授、陈建国教授等20余位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。
在讨论环节,与会专家围绕期刊提质升级踊跃发表意见,积极建言献策。
赵志刚教授建议编辑部主动对接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组,定向邀约高质量论文。邹海教授提议开设“编委学术互推网络”。吴方建教授强调需完善争议稿件的“重点讨论通道”,严格杜绝学术硬伤。周本宏教授表示应将培养青年编委作为重点工作,加强对青年编委和作者的激励,并通过大型学术会议邀约高水平论文。陈蕾主任药师建议编辑部联合行业协会线下推广专栏成果,制作“期刊文章二维码汇编手册”。金锐教授提议编辑部积极策划中药专题。刘瑞新教授指出科技期刊既要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,也需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,做到务实与务虚并重。韩永龙教授建议探索全英文文章发表路径,提升期刊国际显示度。陈艳芬教授提出应尽力缩短优质稿件刊发周期,建立“毕业季论文绿色通道”。陈琦教授基于实际工作经验,建议编辑部深入西部省份开展论文写作培训,抓住毕业季等时机培育青年作者队伍。冯变玲教授建议争取在学术会议中增设期刊专场,扩大行业影响力。董占军教授举例说明目前国内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存在问题,表示将进一步加强组稿、约稿力度。王涛教授指出需加大专栏组稿力度,重点关注人工智能、国家重大专项及重点实验室的成果产出。宫建教授提醒科技期刊编辑部要高度重视原始数据安全性。余爱荣主任药师认为《医药导报》的“规范·指南·共识”栏目具有吸引力,今后应加强组稿约稿和策划力度。陈力教授建议充分利用微信视频号平台优势,加强对行业标准的解读,提升期刊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。向明教授认为期刊质量文章内容很重要,建议向青年优秀学者组约综述类文章,增强内容的可读性。
会议最后,张带荣副主编作总结讲话。她表示,编辑部将认真领会刘东主编指示精神,充分吸纳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,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严格把控稿件质量和出版水平,强化专题策划和组稿约稿力度,立足实际拓展传播矩阵,更好地服务科研和临床一线,全力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进程。
会议由副主编张带荣主任药师和谢裕副编审共同主持。(来源:《医药导报》编辑部)